• 解放军撤兵时,将越南境内的铁轨全都拆了带回国内,对此越南表示强烈不满,那我军为何要这么做呢?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解放军撤兵时,将越南境内的铁轨全都拆了带回国内,对此越南表示强烈不满,那我军为何要这么做呢?

发布日期:2025-09-02 13:03 点击次数:175

#热问计划#

这些铁轨原本是中国倾力援助越南的象征,最终却成为战略博弈的焦点。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自身并不富裕,却为越南提供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援助。

500万吨粮食、15万支枪、3万门火炮和140万套军服源源不断运往越南。

他们开始在边境地区制造摩擦,甚至用中国援助的大米修建工事。

1978年,越南出兵柬埔寨,试图建立“印支联邦”。

这一系列举动彻底越过了中国的底线。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

22万解放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挺进越南。

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将军指挥作战,进展迅速。

仅仅28天时间,解放军就攻下越北20多个重镇。

兵锋最近时距离河内只有130公里。

中央军委下令撤军。

就在回撤过程中,铁道兵接到了特殊命令。

两个师的兵力开始系统拆除越南境内的铁路。

总共拆除115.8公里铁路,包括老街至铺镂等重要路段。

五万吨钢轨被打包运回中国。

从军事角度看,这一行动完全合理。

铁路是大规模调兵的关键通道,速度是步兵的五倍。

拆除铁路可以阻止越军快速反扑,保障解放军安全撤离。

同时也能削弱越南的战争潜力,延缓其恢复军事能力。

这些铁路本来就是中国援建的,铁轨上刻着“中国制造”的标记。

在撤军前,解放军还先用这些铁路运回了10万吨援越物资。

这些物资都是当年中国援助给越南的,现在算是“物归原主”。

越南方面反应强烈,指责中国“破坏基础设施”。

他们试图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但效果有限。

苏联虽然提供了口头声援和一些武器装备,却未直接军事介入。

冷战格局下,各大国更关心中苏之间的战略博弈。

越南才初步恢复部分铁路通行能力。

中国还派出5000多名铁道兵帮助越南修建铁路系统。

1200名中国工程人员牺牲在越南的土地上。

越南统一后,两国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越南与苏联签订《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获得苏联支持。

越南出兵柬埔寨,试图建立“印支联邦”。

3月5日,中央军委下令撤军。

这些物质都是当年中国援助给越南的,现在算是“物归原主”。

拆除铁路对越南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越北地区是越南的工业心脏,铁路是其经济命脉。

铁路中断导致运输瘫痪,工厂停产,磷矿等重要资源无法运输。

据越南国家经济委员会数据,战后越北地区经济倒退了至少20年。

直到1984年,越南才初步恢复部分铁路通行能力。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的做法符合《日内瓦公约》规定。

公约明确允许在战时为保障己方安全而摧毁敌方交通设施。

中国的行动针对军事目标,避开了城镇与民用系统。

这场冲突背后是大国博弈的复杂图景。

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

美国则默许中国的行动,希望借此牵制苏联。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需要稳定周边环境发展经济。

邓小平用一句话点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屁股了。 ”

拆铁轨就像是“打完屁股,顺手收走玩具”。

既展示了强硬态度,又保持了战略克制。

那些运回中国的钢轨并没有被浪费。

它们被重新回炉轧制,用到了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上。

在新的轨道上继续发挥着作用,只是不再承载“兄弟情谊”。

越南曾声称如果中国军队继续“入侵”,必将遭到重创。

但实战证明,越军的王牌部队316A师被解放军彻底击溃。

他们曾经夸口一个越南兵能打三十个中国兵。

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的转折。

曾经的“同志加兄弟”最终兵戎相见。

铁轨还是那些铁轨,但承载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