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让我们聊点实在的,别扯那些虚头巴脑的梦想和风口,就聊钱,聊那种能让你在老板画饼的时候,心里有底气骂一句“傻哔”的钱。 在股市这个大型线上赌场兼人性绞肉机里,绝大多数人都在体验心电图式理财,今天看着一片绿油油心情好到能唱山歌,明天就一片红彤彤惨到想去山上唱歌。追涨杀跌,听消息炒股,最后发现自己的钱都变成了别人的游艇嫩模。 但就在这个混沌的场子里,一直有一群人,他们玩儿的不是心跳,而是心静。他们像个耐心的老地主,不关心今天田里是刮风还是下雨,只关心秋后能不能准时收到租子。 这群人盯上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大盘股,特别是那种每年都 dutifully 给你打钱的“现金奶牛”。很多人就好奇了,这玩意儿听起来挺美好,但到底能给多少?我投个十万二十万进去,是能让我实现奶茶自由,还是能让我直接把辞职信甩老板脸上? 别急,这事儿吧,它不是玄学,是个数学题,而且是小学水平的。但大部分人之所以算不明白,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看错了地方。 想搞明白你能拿多少钱,你得先忘了你买了多少股、股价是10块还是100块,你只需要盯死一个堪称投资界“照妖镜”的指标——股息率。 公式简单到令人发指:股息率 = (每股分的钱 / 每股的价) × 100%。 翻译成人话就是,你花的每一块钱,每年能给你生回来几分钱的现金。这不就是租售比吗?你花100万买个破房子,一年租金2万,租售比2%。你花10万块买个股票,一年分红5000,股息率5%。哪个更香,一目了然。 所以你看,股息率这东西,它直接戳穿了所有故事和泡沫,告诉你最实在的回报率。茅台股价两千块,每股分红20块,听着很吓人,但股ax息率也就1%出头。你花两千块买一股,一年给你20块现金,这回报率,还不如你把钱放余额宝里。当然,买茅台的人赌的是“成长性”,是未来股价还能涨,那是另一个维度的游戏,我们今天不聊这个。 我们聊的是“收租”。 那么,这些能稳定收租的大盘股,股息率一般都在什么段位? 第一档,叫“稳如老狗”档,股息率大概在2%到5%。 这个区间的选手,基本都是各行业的龙头老大,已经过了需要烧钱扩张的青春期,进入了成熟稳重的中年。日子过得舒坦,钱挣得也稳,每年除了留点钱搞搞研发、应付一下扩张,剩下的就拿出来给股东们分了,意思意思。大家你好我好,你好大家好。 比如你身边那些巨无霸银行、卖空调洗衣机的家电巨头、或者一些闷声发大财的制造业大哥,很多都在这个范围。它们可能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能让你睡得着觉。 第二档,叫“慷慨到不像话”档,股息率5%起步,上不封顶。 能到这个级别的,基本都是狠角色,江湖人称“现金奶ov牛中的战斗牛”。它们要么是行业太赚钱,要么是股价太“便宜”,导致股息率被动飙升。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别“硬”的领域。 一是挖煤的、挖油的、挖矿的。这些资源股,生意好不好全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也就是周期。赶上大宗商品牛市,产品价格上天,那利润简直不是印钞机,是印钞厂。钱多到花不完怎么办?分了呗!所以你经常能看到某某煤老板、某某油霸,突然搞个特别分红,股息率一夜之间干到10%以上。但这玩意儿吧,有点像渣男的温柔,爽是很爽,但你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二就是银行,特别是宇宙大行那几家。它们的特点是,利润稳定得像钟表,分红也从不含糊,但市场总觉得它们“没想象力”,股价常年趴在地板上。利润是分子,股价是分母,分子稳如泰山,分母萎靡不振,那股息率自然就高得吓人。常年5%、6%甚至7%,简直是A股市场的活菩萨,是保守型投资者的压舱石。 三是修路的、发电的、搞通信的。这些公用事业股,业务模式简单粗暴,就是垄断。你家门口的高速公路,你用的电,你打的电话,背后都是这些公司。它们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巨大,一旦建成,后面就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跟开了个水龙头似的。资本开支少了,钱没地方花,自然也是分红大户。 好了,理论说完了,我们来点实际的。假设你,一个厌倦了996、渴望拥有“睡后收入”的普通打工人,手里攒了10万块私房钱。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A:听了某个“老师”的话,梭哈了一只“即将起飞”的元宇宙概念股。然后每天对着K线图烧香拜佛,工作都没心思干了,群里喊一句“老师牛逼”,套牢了就喊“格局放大”。 B:你研究了一下,选了一只常年股息率稳定在6%的国有大行股票,用这10万块全买了进去。 选择A的朋友,我们祝他好运。我们来算算选择B的你,一年能拿到多少钱。 年度分红收入 = 100,000元 × 6% = 6,000元。 六千块。多吗?不多。但这意味着,你每个月凭空多了500块的现金收入。这500块,可能是你一个月的咖啡钱,可能是你不用再蹭公司厕纸的尊严,可能是你敢于在聚餐时多点一个硬菜的勇气。 最关键的是,这笔钱的获得,几乎不消耗你的任何精力。你不需要看盘,不需要分析财报(因为这种公司稳到分析了也没啥新东西),不需要在半夜三点起来关心美联储放不放屁。你就把钱扔那儿,当它不存在,然后每年等着一笔钱自动打到你账户上。 这就是“收租”的魔力。它给你的不是暴富的幻想,而是生活的底气。 而且,你以为你只是赚了那6%的分红吗?朋友,你太天真了。投资高分紅股的深层逻辑,比这性感得多。 首先,它是一张“财务健康证”。一家公司,敢于并且能够常年用真金白银给你分红,尤其是分红金额还能逐年增加,这本身就是最硬核的实力证明。这意味着它的生意是真的,现金流是正的,老板的裤衩子底下是有真东西的。财报可以作假,故事可以编造,但每年几十上百亿的现金分红,那是做不了假的。你买它的股票,等于直接避开了90%的财务造假大坑。 其次,它是一件“熊市避弹衣”。当股市大跌,泥沙俱下,所有股票都在裸奔的时候,你手里的高股息股,就像穿了一件厚厚的防弹衣。股价是跌了,你的账面浮虧了,但你心里不慌。为啥?因为它还在给你“下蛋”。别人亏的是本金,你只是市值暂时缩水,但你的“租金”收入一分不少。当市场跌到一定程度,它的股息率甚至会变得更高,吸引更多像你一样的“地主”来抄底,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股价支撑。 最后,它是复利这台印钞机的“超级燃料”。你每年收到的那6000块分紅,你會怎麼花?买几杯奶茶?吃几顿好的?格局小了。聪明的玩法是,把这6000块,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再买入同一只股票。 今年你用10万本金,收了6000分红。明年你的本金就变成了10.6万,同样按6%算,你就能收6360。后年……这个雪球会越滚越大,看起来不起眼的6%,在复利和时间的魔法下,会变成一个让你目瞪口呆的数字。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他真没骗你。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有业绩的大盘股,一年到底能分多少红? 它给不了你一夜暴富的承诺,也给不了你向朋友炫耀的资本。它能给你的,是一种年化大约在2%-8%之间的,极其朴素、极其踏实,甚至有点枯燥的现金回报。 但在今天这个存款利率低到尘埃里,理财产品动不动就爆雷,所有人都告诉你“搞钱要快”的浮躁时代里,这种朴素和枯燥,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的稀缺和奢侈。 它代表的是一种对抗不确定性的确定性,一种穿越牛熊周期的从容,一种“任你市场蹦迪,我自岿然不动”的顶级智慧。 对于那些真正想让钱为自己工作,而不是让自己为钱焦虑的人来说,成为一名靠谱的“股东地主”,可能才是通往财务自由那条路上,最慢,也最稳的一条路。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