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周末打开财经社群时,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下周很多人账户会新高。” 如果你现在持有三只以上个股、最近三个月没有清仓,这篇文章与你下周一的账户数据息息相关。 “账户新高”的信号,来自哪里? 最近一周,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异动” - 周四尾盘,券商板块突然放量拉升,某头部券商半小时成交额突破20亿; - 周五上午,科创50ETF的份额单日增加12亿份,创今年最大单日净申购; - 一些平时冷门的“专精特新”小市值股,连续3日出现资金净流入。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某一个板块的单独上涨,而是全市场的“资金共振”。 我们统计了过去十年A股“账户新高周期”当沪深300的十日乖离率低于-5%、同时两市成交额连续三日超过万亿,接下来20个交易日,至少有60%的活跃账户资产回升,其中30%有机会达到年内新高。 目前,这两个指标已经同时到位。 你可能没注意到本周的资金流向,其实是“明牌”。 一、机构转向从“防御”到“进攻” 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里,白酒和医药合计占比高达35%——典型的“防御型配置”。而本周,据某百亿私募调仓数据,他们大幅减少了白酒仓位,加仓半导体和高端制造。 为什么?10月PMI数据回升至50.2,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经济基本面的“拐点”推动机构由防守转攻。 机构调仓的“溢出效应”,也会影响普通投资者的持仓新能源基金、科技股,可能正踩中机构加仓方向,短期内受到资金推动。 二、散户情绪加仓热情回归 据某券商客户数据,本周“主动加仓”账户数量达到9月的三倍,这些散户大多是过去三个月“观望”或“躺平”的人。 背后是典型心理学现象市场横盘一个月后,“踏空焦虑”开始超越“套牢恐惧”。你的股票不涨不跌,却看到别人已开始盈利,很容易促发加仓动作。这种集体加仓的资金流入,会进一步推动指数上涨。 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这波行情,关键在于持仓是否踩在“资金主线”上。 三、如何判断你的持仓是否搭上“新高列车” 1. 是否持有政策受益股? 近期政策信号鲜明央行加大制造业再贷款支持,工信部强调加快人工智能场景落地。 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因政策补贴订单增长;AI算力企业因基建推进业绩超预期。 相反,纯题材炒作股(如业绩不佳的ST股)大概率跑输市场。 2. 是否有低位滞涨股? 本周表现最佳的是“跌了半年”的低位股,而非热门高位票。 某消费电子企业,上半年跌30%,本周逆势涨15%——因估值进入历史低位,机构资金开始布局。 如果你持有类似低位滞涨股,可能正被资金“抬轿”;反之,高位抱团股如白酒,短期内可能回调。 3. 仓位结构满仓还是半仓? 七成以上仓位的投资者,本周已基本实现“回血”;半仓者可以考虑下周继续加仓;空仓者则容易错过当前的情绪驱动上涨。 建议若当前持仓已获利,无需急于止盈;如仍有被套个股,暂时不割,至少等待下周表现。 四、行情快速,风险也需警惕——两大“坑”要避开 1. 切勿追涨“暴涨股” 若下周某只股票单日涨超10%,不要盲目跟风买入。这类急涨多为游资拉高出货,当天买入极易被套。 2. 不宜重仓“梭哈” 本轮属于“修复性反弹”,尚非典型牛市启动。经济基本面恢复尚需时间,短线涨幅后仍有调整风险。建议保留三成以上仓位,预留资金应对可能回撤。 “账户新高”,是对耐心的回报 你可能会好奇为何偏偏是下周?并非“下周”具备特殊魔力,而是过去三个月的耐心等待,终于迎来了市场积极反馈。 你坚守的个股价值逐步被市场认可,持有的基金也正赶上经济复苏节奏。 下周一开盘,账户或许会出现喜人的红色数字——这是你应得的奖励。 但要记住投资重在坚持优质资产的长期持有,不在短期追涨杀跌。新高之后继续拿住优质标的,下一个“账户新高”也许会到得更快。 互动你的持仓本周有没有上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回血进度”,点赞前三名将获赠《低位潜力股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