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10300现身长春航展,双座指挥无人机群作战,空战模式被中国彻底改变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CB10300现身长春航展,双座指挥无人机群作战,空战模式被中国彻底改变

发布日期:2025-10-08 18:23 点击次数:153

歼-20战机座舱右前方清晰的“CB10300”编号在长春航空展上曝光,这串字符瞬间在军事爱好者圈子里炸开了锅。 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门道:这编号意味着中国歼-20战斗机的总产量已经正式突破300架大关,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重型隐身战斗机。

若算上改进型歼-20A和双座型歼-20S,中国空军现役歼-20系列战机的总数可能已经接近350架,远远超过美国F-22的187架量产型数量,几乎是其两倍规模。 这个数字让美国舆论直呼“超出预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重型隐身战斗机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

编号“CB10300”采用中国空军战机“CB-XX-XXX”的五位数编号规则,其中“CB”代表生产厂家,“XX”指示生产批次,“XXX”则表示总序列号。 据此解析,“CB10300”明确表示这是第10个生产批次的第300架战机。

从以往亮相的歼-20编号可以清晰追踪其生产轨迹:CB0018(0批次18号机)、CB0140(1批次40号机)、2022年北部战区宣传中的CB0256(2批次56号机)、2022年珠海航展的CB0369和CB0370(3批次69、70号机)。

2023年1月出现的CB07156(7批次156号机)与如今的CB10300(10批次300号机)表明,从2023年初到2025年9月,短短33个月内生产了至少144架歼-,年产量很可能达到80架以上。

美国F-22“猛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美国空军最初计划装备750架F-22隐身战斗机,项目推进中问题不断:成本超支严重、机身可靠性低于预期、多用途作战能力有限。 由于当时缺乏明确的同级对手,美军不得不先将采购量砍至381架。

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仍不认可,认为179架已能满足需求。 直到2009年7月,美国国会最终拍板,将F-22量产型上限锁定为187架,多一架都不批准。 算上洛马公司生产的8架测试型,F-22战斗机的总产量仅195架。

2012年5月最后一架F-22交付后,生产线彻底关闭。2016年3月,中俄推出歼-20和苏-57等五代机后,美国国会曾想重启F-22生产线,高昂的投入和漫长的周期使重启计划成为泡影。

作为俄罗斯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苏-57由于经费限制和技术难题,进展缓慢。截至目前,包括量产和测试机在内也只有27架,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国。将美俄两国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数量相加,总和不到230架。中国仅歼-20基础型的数量就达到300架,超过了美俄两国重型隐身战机数量的总和。

歼-20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量产,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其中,脉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是关键因素。 这种技术有三大优势:分工明确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与先进供给线减少人工依赖、作业流程流畅避免工序挤压脱节。

中国并未照搬国外技术,对其做了优化,将脉动模式从总装环节延伸到零部件生产,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与集成化水平。 自动钻铆机、自动铺丝机等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不仅将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还将产品不良率从10%降低到万分之三的极低水平。

歼-20早期产能偏低,核心原因是遵循“边生产、边装备、边改进”的稳健思路。 从换装国产涡扇-10B发动机解决“心脏”问题,到每一个零部件都严抓质量,直到技术性能、战术指标完全符合军方要求,才真正进入“产能爆发期”。

数量充足且操作娴熟的产业工人、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同样是产量稳定的基石。 仅从涡扇-10B发动机的稳定供应就能看出,自主供应链不仅避免了“卡脖子”风险,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产能。

歼-20家族已经发展了多种型号。 基础型歼-20装备了国产涡扇-10C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达到14.7吨。配合其独特的升力体边条翼鸭式气动布局设计,使这款战机拥有2200公里的惊人作战半径。

歼-20A在基础型上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换装了国产新一代涡扇-15峨眉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181千牛(约18.5吨),推重比高达10.,赋予了歼-20A真正意义上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