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发现没? 现在韩国街头遛狗的人比推婴儿车还多。 首尔江南区的公园里,哈士奇叼着飞盘撒欢儿,柯基扭着屁股追蝴蝶,可推着婴儿车的家长却得踮着脚找车位——这场景搁韩国街头,早就不是啥新鲜事儿了。 去年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更扎心:全国养宠家庭有390万户,养娃家庭才280万。 换句话说,每10个韩国人里有4个在养宠物,只有3个在养孩子。 宠物医院的生意比儿科门诊还火,进口狗粮的销量能顶半座超市,连宠物殡葬服务的预约都得排到俩月后。 这事儿放二十年前谁敢想? 那会儿韩国人挤破头生娃,满大街都是"多子多福"的红标语。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生娃"就成了全民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要说这事儿,还得提提1968年美国那个"号宇宙"实验。 科学家卡尔宏建了个"完美世界":恒温恒湿的房子,取之不尽的食物,没有天敌没有疾病,八只老鼠在里面过着"饭来张口"的好日子。 刚开始确实美——老鼠们每天除了吃就是玩,数量每55天就能翻一倍。 可日子一长,不对劲儿了。 强壮的公鼠霸占了所有温暖角落,抢不到地盘的只能在厕所边上凑合;雌鼠为了护崽变得跟"母老虎"似的,可就算拼了命生,幼鼠刚落地就被赶出家门——毕竟亲妈连自己都养不活,哪还有精力带娃?更邪乎的是,那些没地儿没对象的"边缘鼠"开始"躺平":不打架不交配,天天蹲在角落舔毛,活像现在的"躺平族"。 等最后一只雄鼠死翘翘,这个"完美世界"彻底成了空城。 当时好多人都说:"老鼠能跟人比? "可韩国这些年过的日子,简直跟"号宇宙"剧本如出一辙。 2018年韩国生育率跌破1,成了全球头一个"生娃不过关"的国家。 政府急得直拍大腿,赶紧砸钱——生娃给钱、养娃给房、上学免费,连奶粉钱都包了。 2023年仁川市更狠,直接喊出"生一个娃奖54万"! 可钱撒了一堆,生育率反而跌得更惨:2024年底最新数据,韩国生育率已经跌到0.。 啥概念? 就是说现在出生的娃,等他们长大生娃时,全韩国就剩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人了。 前总统尹锡悦去年还在电视上喊:"多生娃才是爱国! "可底下评论区炸锅了——"你自己都没孩子,凭啥说风凉话?""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养娃比养熊猫还难! "更扎心的是,好多年轻人在网上喊:"我们要'只有女人的世界'! " 为啥韩国人宁可养宠物也不生娃? 说白了,是日子过得太憋屈。 首尔的房价能吓退一群人。 江南区一套50平的小公寓,够普通工薪族攒10辈子;就算去郊区,月租金也得一万人民币起步——这还不算水电物业。更要命的是,韩国一半人都挤在首尔圈,你不去这儿找工作,连送外卖都没单子。 找工作更难。 三星、现代这些大公司,基本被几个大家族"承包"了。 普通人想进? 要么你是SKY(首尔大、高丽大、延世大)毕业,要么你有"关系"。 可SKY的录取率比考公务员还低,家长们咬着牙把钱往补习班里砸——韩国家庭收入的70%都花在娃的教育上,比全球平均水平高两倍不止。 有个韩国朋友跟我吐槽:"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补习班,周末学英语、晚上学数学,连跟同学玩的功夫都没有。 现在上班了,每天加班到10点,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哪还有心思谈恋爱? 就算谈了,想想养娃的花费,直接打退堂鼓。 " 现在的韩国年轻人,流行"三无生活":无社交、无惊喜、无期待。 下班就窝在家里打游戏,周末抱着泡菜缸刷剧,连楼都懒得出。 他们说:"养条狗多省心? 不用买房不用上学,拉了屎我还嫌脏呢! " 可这事儿真只是韩国的"特色病"吗? 看看隔壁日本,生育率1.2;中国2023年生育率跌破1;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生育率比韩国高不了多少。 说白了,这是现代社会的"通病"——当年轻人觉得"努力没盼头""养娃是负担",就算你给再多钱,他们也不愿意生。 25号宇宙的最后一只老鼠死的时候,科学家们蹲在监控前掉眼泪。 他们说:"这不是老鼠的错,是我们的错。 "现在韩国的"号宇宙"还在继续,可谁也不知道,这场"无声的消失",会不会变成全人类的"预演"。 当一个社会让年轻人觉得"生娃不如养宠物",当"不婚不育"成了最理性的选择,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到底是什么,偷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