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这次又开了个“惊天口子”,直接把话扔到中国与阿富汗的边境问题上。说得很直接,要“重返”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还放话如果不成,“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 阿富汗塔利班没犹豫,第一时间顶了回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卡里·法西赫丁开门见山,绝不通过谈判割让哪怕一寸土地。外长、国防部长紧随其后,口径高度一致,不怕再打二十年,也绝不让步。 这种反应速度和统一立场,显然没把特朗普的威胁放在眼里。而且,这同时也是在履行对中国的承诺。阿富汗总理阿洪德早就公开说过,绝不会让任何势力利用阿富汗领土去威胁中国。 中国和阿富汗山水相连,这几年在国际场合为阿富汗说过不少话,也帮了不少忙。从支持主权独立,到在发展和重建上的实打实援助,这种“亲诚惠容”的做法,塔利班是看在眼里的。阿方多次强调,把中国当作可信赖的伙伴,要站到一起。 所以,这次拒绝美国,某种程度上就是直接帮中国挡了一次子弹。因为一旦巴格拉姆基地被美军重新拿到手,后果不只是阿富汗的主权被破坏,还可能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跳板。 塔利班的想法很简单,美国人再进来,就是重新开战。而他们在本土作战,不吃亏。地形、民意、武装力量,全都在他们手里。只要态度够硬,美国就插不进来。 问题是,特朗普的这番言论,真有多少可执行空间?从现实上看,阻力大得很。 美国在阿富汗陷进去过二十年,花掉了2.26万亿美元,其中光直接作战就烧了8157亿美元,还赔了不少士兵的命。结果呢?2021年撤军的时候,被骂得惨不忍睹,留下一地烂摊子。 这场战争不仅没达成所谓的“反恐”目标,反而让阿富汗更加动荡,民生破坏得一塌糊涂,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也被推到顶点。现在要重返?这在国内恐怕是个政治雷区。 再加上塔利班态度死硬,美国要是硬闯,等于自己再往泥潭里跳,消耗巨大还讨不到便宜。特朗普讲“美国优先”,可真按这个逻辑算账,这买卖是亏到底的。 更别提中亚其他国家的态度,比如俄罗斯,压根不会让美国在这里重新插旗。在他们眼里,巴格拉姆基地就是美军深入中亚的前沿阵地,一旦落成,整个局势都会被搅得更复杂。 所以,有时候特朗普说这种话,更像是给国内看,摆个“我很硬朗”的姿势,真做不一定做得了。 但是,也别以为美国就没别的招。军事上动不了,政治分化、经济施压这些“软刀子”很可能会用上。 现在对阿富汗的制裁还在,美国嘴上又承认塔利班是“反恐盟友”,留了一扇对话的门。很可能的套路就是,一边加码制裁,一边在关键时刻给点“胡萝卜”,解除制裁、提供经济支持,让塔利班自己在压力面前做出妥协。 这种老把式危险就危险在,它是从塔利班的治理根基上找缝隙,而不是正面硬碰硬。例如,美国可能会说要合作打击极端组织,要求派驻“顾问”或者“反恐小分队”到阿富汗。名义是合作,实质是重新插手阿富汗内部事务。 如果塔利班经不住这种短期压力,让了口子,那么之前对中国“不让外部势力威胁”的承诺就空了。阿富汗也可能重新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过去二十年的教训很清楚,美国的霸权逻辑在阿富汗一次次碰壁。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反对外来干预的记忆。 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路子很稳定,不干涉内政,支持阿富汗自己选发展道路。通过“一带一路”给它连接区域经济机会,倡导的是平等合作,而不是武力逼迫。 所以这次塔利班顶回特朗普的话,不只是嘴硬,更是一次实际的表态,既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土,也是兑现对中国的承诺。 至于特朗普的“重返”梦,卡在眼前的一道道现实门槛,真要迈过去,不比二十年前容易。阿富汗那边能不能一直顶住,美国会不会换招法,就要看后面的耐力赛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