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要是最近去长沙那些公园遛弯,准能看到这么个场景:几把破旧的椅子往树荫底下一摆,周围就围了一圈大爷大妈,有的在排队等着剪头发,有的正躺在椅子上享受掏耳朵的服务,嘴里还跟服务员唠着家常。十来块钱能干好几样活,这买卖做得,老人们乐意得很。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种看着不起眼的小摊子,最近在长沙的各大公园里头可是抢手得很。每天一大早就有老人守在那儿,就怕来晚了排不上号。我有个邻居王阿姨,七十多岁了,每个礼拜都要往公园跑两趟,说是去锻炼身体,其实就是奔着那些服务摊去的。她跟我说,在外面理个发最少也得三四十,掏个耳朵更贵,动不动就上百。公园里这些摊子,理发十块,掏耳朵十五块,还能顺便按按头,简直不要太划算。 干这活的人也挺有意思。你别以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在做,现在好多年轻小姑娘也加入进来了。她们穿着干净利落,手法熟练得很,一看就是专门学过的。我见过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手里拿着专业的理发剪刀,给老人修头发的时候那叫一个利索,三两下就整得整整齐齐。关键是嘴巴还甜,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把老人哄得心花怒放。 这些摊子的经营方式也特别灵活。有些人就在公园某个固定角落扎根了,弄几把椅子,拉个简易的遮阳棚,价格表用红纸写得清清楚楚贴在旁边:理发10元,掏耳朵15元,按摩20元……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还有些人更机动,背着个工具包在公园里转悠,看到有需要的老人就主动上前搭话。这种主动上门的服务,老人们更喜欢,省得自己到处找。 你猜老人们为啥这么爱来?说白了,看中的不光是便宜这一点。公园里这些服务,满足的都是老年人的刚需啊。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去一趟理发店得走好远,还得爬楼梯。耳朵痒了想掏一掏,外面那些专业店收费贵不说,环境还让人不自在。公园就不一样了,每天都要来遛弯锻炼,顺道就把这些事儿给办了,多省心。 更关键的是,这里有人陪着说话。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好多老人来这儿根本不是为了理发掏耳朵,就是想找个人唠唠嗑。那些做服务的大姐小妹也特别会来事儿,一边干活一边跟老人东拉西扯。问问今天吃了啥,身体咋样,儿女在哪儿工作,孙子多大了……就这么一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对很多独居老人来说,这种陪伴比服务本身还要珍贵。 我认识的张大爷就是常客。他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在深圳上班,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面。平时就他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自从发现了公园里的这些摊子,他几乎天天都要去坐一会儿。有时候头发根本不长,他也要去让人家意思意思剪两下,就为了能跟服务员聊聊天。他跟我说,花这十来块钱,买的不是服务,买的是个陪伴。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妈正在给老人掏耳朵,旁边围着好几个人在看热闹。她手法特别轻柔,边掏边跟躺着的老太太说话:“阿姨,您这耳朵里头的耵聍有点多哦,平时要多注意清理。”老太太舒服得眯着眼睛,嘴里应着:“哎哟,你这手法真好,比我自己掏舒服多了。”旁边看热闹的老人也跟着起哄:“我下次也来试试!”那个氛围啊,就跟一家人似的,特别温馨。 价格这块儿确实是个大优势。你想想,退休金也就那么点钱,还得留着买菜看病,哪里舍得花大价钱去美容院理发店。公园里这些小摊,理个发十块钱,掏个耳朵十五块,按个摩二十块,加起来也就四五十块钱,就能享受好几项服务。这性价比,外面那些店根本没法比。老人们过日子精打细算惯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这种实惠的服务正合他们心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有人对这些摊子提出了质疑。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你想啊,公园里风吹日晒的,那些工具到底有没有认真消毒?特别是掏耳朵用的掏耳勺,要是不干净,很容易传染疾病。还有理发的剪刀、推子,万一前面那个顾客有啥皮肤病,交叉感染了咋办?这些担忧也不是没道理的。 我就听说过一个事儿。有个老太太在公园让人掏耳朵,结果回家后耳朵疼得厉害,去医院一查,耳道发炎了。医生说很可能是掏的时候工具不干净,或者手法不对伤到了。这事儿传出去后,好些人都不敢去了。所以说,便宜是便宜,安全问题也得重视啊。 还有些人觉得,公园里这些服务摊子虽然方便,但毕竟是露天的,环境条件比不上正规店铺。夏天晒太阳,冬天吹冷风,老人本来身体就弱,这么折腾着真不好。再说了,有些服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这些摊主到底有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有没有相关资质,谁也说不清楚。万一出了事儿,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可老人们好像不太在意这些。你跟他们说卫生问题,他们就说:“我们这一辈人哪有那么娇气,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谁出大事儿。”你跟他们说环境不好,他们就说:“在公园里多好啊,空气新鲜,还能晒晒太阳,比憋在屋里强多了。”这种想法也能理解,毕竟老一辈人经历过苦日子,对很多事情没那么讲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小摊子的火爆,其实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平价服务实在太少了。现在市面上的美容院、理发店,动不动就搞会员卡、推销产品,价格越来越贵,服务越来越花哨,可这些都不是老年人需要的。他们要的就是简简单单、干干净净、价格实惠的基础服务。公园里的这些小摊,恰好填补了这块市场空白。 说到底,老人们喜欢这些小摊,图的就是个实惠、方便、热闹。花不了几个钱,就能把日常需求解决了,还能跟人聊聊天,解解闷,何乐而不为?对那些做服务的人来说,这也是个谋生的门路。虽然挣得不多,但胜在门槛低、自由灵活,只要手艺好、态度好,就不愁没生意。 你要问我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挺好的。社会发展这么快,老年人的需求也该被重视。这些小摊子虽然简陋,但解决了实际问题,给老人提供了方便。当然了,相关部门也该管管,定期检查一下卫生状况,给从业者做做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既让老百姓得实惠,又不能放任不管,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再说了,这些服务再好,也代替不了子女的陪伴。好多老人之所以喜欢往公园跑,说白了就是家里太冷清,没人说话。要是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他们哪里还需要花钱买陪伴?这话听着扎心,可事实就是这样。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顾不上父母,老人只能自己找乐子。公园里的这些小摊,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种无奈的选择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人?他们是不是也经常光顾公园里的这些服务摊?你觉得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