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凌晨一锤敲下去,华尔街像被泼了盆冷水,股市起起落落像邻居家的老母鸡在院子里打滚,这坑我熟人也能踩,四点多钟的电话和红包都炸了——关键信息一口气抛给你,美联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目标区间从4.25%~4.50%降到4.00%~4.25%,鲍威尔现场说了,不是开启长期降息周期,只是“风险管理式”一次降息,同时点阵图暗示今年还可能再降两次,市场立刻绷不住脸,纳指跳水,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涨2.85%,英伟达跌超2%,黄金白银齐跌,人民币小幅回升,这事儿谁都感到头大。 说到来龙去脉,先把谁在现场、谁在吵、谁在捞详细甩出来,会议时间是美东9月17日,FOMC投票里有一票反对,这位新上任的理事米兰主张降50个基点,但被大多数人按住了,声明里写着就业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但仍低位、通胀又有上扬迹象,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成了火药桶,他强调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通胀仍高于2%目标、政策在向中性转,这番话让投资人既松一口气又怕被甩刀子,股市玩了一出过山车行情。 行业从业者之间的争吵更是热闹,投行分析师在盘后研究里写着“降息为中性偏好”,但客服、交易员和一线销售早就把实际感受贴出来了,有交易员说当天流动性像被抽了一半,有券商后台人说期权波动率瞬间上升30%,这些真实操作层面的痛点没人在官方声明里写,基金经理群里有人发截图说市场对未来两次降息的预期导致债券利差压缩,银行端则在计算净息差会怎样被挤压,PM和交易员互相埋怨谁没提前对冲,声音大到微信群都能听见。 政策层面的隐线也没少挤戏份,《价格法修正草案》这种上头的管控意向在路上,监管往往在喊要稳市场、保护消费者,现实是上头说话了,但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套利从来没停,金融产品花样多,收费用项也更细,央行和监管部门说要照顾通胀和就业双重目标,地方金融监管还在打诱导转让牌,监管和市场的博弈让普通人更难摸清楚规则边界,一边是“要稳就业、要防通胀”,另一边是“钱谁都想拿到手里”,这种拉扯直接体现在资产价格上。 数据在这场闹剧里很扎眼,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数据是道指+0.57%、纳指-0.33%、标普-0.10%,英伟达-2.62%、百度+1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2.85%,现货黄金-0.81%到3659.79美元/盎司、白银跌2.08%至41.648美元/盎司,NYMEX原油跌0.73%至64.05美元/桶,美元指数96.876,离岸人民币报7.1018,CME比特币期货失守11.6万美元,别看这是金融圈的事儿,但这些数字就挂在你家理财账户上,涨跌直接就是你晚饭后要不要省点的账。 再拉回公司员工和普通人的视角,内部员工匿名爆料说会议后公司内部邮件里开始讨论“如何在降息环境下维持利润率”,有客服说用户投诉改动付费策略增加了留存成本,产品经理在群里写着“市场在用利率和舆论检验我们的定价”,这些话听起来枯燥,但直指每个家庭和中小企业的钱袋子,金融产品收费加一道程序、利率微调一丁点,都会影响按揭、车贷和企业贷款成本的边际变化。 最后给普通人一条实用的活路,别去听所谓的“明日必涨”推荐,先把紧急备用金留够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清点你手里那些高杠杆、长久期的资产,像加密货币和高估值科技股这种风口资产要设止损线,别全部压在一点上,学着把配置里把债券或短期国债、货币基金比例稳住,遇到像这次降息和点阵图这样的大事件,先冷静观望一周,看交易量和资金流向再动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