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它们的军队组织也各不相同,因此统管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也会有所不同。 美俄这两个军事大国里,虽然总统是三军的最高统帅,但真正负责军队最高指挥的官员是国防部长。 唯一的区别是,俄罗斯的国防部长是俄军的大将,是俄罗斯军队中级别最高的将领。从俄军总参谋长到海陆空三军的战士,都需要服从俄防长的命令。而美国的国防部长则是美军的最高管理者,但并不是现役的四星上将,而是一个没有军衔的文人。 既然美国和俄罗斯都把国防部长视为军队的最高领导人,那么我们国家的国防部长是不是也属于军队的最高级别领导呢? 这其实还真不是。 自从1954年我国有了国防部,它就不是全军的最高指挥机关。因此,防长也不是全军事务的最高负责人。 我们的军队实际上由军委领导。 很长一段时间里,军委和国防部实际上是同一个领导团队,只是挂着两块牌子。 现在的国防部承担了两项任务: 第一个方面是政府的作用。国防部与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等一样,都是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属于政府的管理部门。国防部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军事行政事务,全面负责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特别侧重于政策层面的管理。 第二个方面是军事角色。国防部在国内负责代表军委管理全国的武装部队,在国际上则以军委的名义进行军事外交和对外军事合作,可以下达作战命令并发布军事领域的官方消息,主要关注军事方面的工作。 例如,在1958年10月6日、13日和25日,毛主席起草了三份重要文件,并由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在《人民日报》上。这些文件分别是《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命令》和《再告台湾同胞书》。 在这个时候,国防部长通常会担任军委的重要职务,掌握军队的实际权力。比如,彭德怀元帅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担任军委副主席,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在军委领导班子中排名第三,仅在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军委副主席朱德之后。到了林彪元帅担任国防部长时,他也担任军委副主席,在军委领导班子中排名第二,仅在军委主席毛泽东之后。 在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之后,叶剑英元帅和徐向前元帅先后担任国防部长,他们也都同时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 而国防部真正开始取消军委对外代表的角色,是在1982年9月通过八二宪法的时候。 由于八二宪法设立了新的国家军委,与原有的中共中央军委并存,两个军委各自有一套领导班子,共同管理全国的军事力量。因此,国防部不再承担作为“军委对外称呼”的角色,而是完全转变为国务院的军事工作机构。 耿飚从徐向前元帅手里接过国防部长的职务后,他的继任者如张爱萍、秦基伟、迟浩田、曹刚川、梁光烈等,都获得了一个新的副国级头衔——国务委员。 从耿飚开始,国防部长由国务委员兼任已经成为标准的做法。 这并不表示国防部不再受军委管理。毕竟,国防部是外界了解人民军队的重要渠道,具有军队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接受国务院指导的同时,国防部还需遵从全军最高指挥机构军委的指示。这也意味着国防部长在军委机关中通常担任军委委员的职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