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杜罗误判了,美采取行动,18国军方抵达中国,与中方进行会谈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马杜罗误判了,美采取行动,18国军方抵达中国,与中方进行会谈

发布日期:2025-10-09 06:57 点击次数:52

马杜罗算盘落空! 美军连续开火,18国军方代表齐聚北京释放重大信号

加勒比海上战云密布,美国军舰的炮火声与北京外交场合的握手言欢,构成了一幅西半球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画卷。

战舰战机一齐开火,二十多天内三度发动袭击,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行动让整个南美洲屏住了呼吸。

9月23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首都加拉加斯强烈谴责美国编造虚假叙事,意图在加勒比和南美洲地区强行制造暴力局面,并威胁让事态升级为“灾难性战争”。

就在同一时间,18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军队代表却齐聚北京,参加由中国主办的“中拉高级防务论坛”。 这一巧合的时间安排引发外界广泛猜测。

美军雷霆手段,加勒比海硝烟弥漫

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近期明显升级。自9月2日起,美军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

根据公开报道,美军迄今已经宣布摧毁了3艘所谓“运毒船”,并打死17名被指称为“毒贩”的人员。

行动节奏之密集令人咋舌。9月2日,美军在南加勒比海袭击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打死11人;9月15日,美军再次攻击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运毒船”,造成3人死亡。

9月19日,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下令美军在国际水域打击另一艘“运毒船”,导致船上3名男性嫌疑人死亡。

这波军事行动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过去通常扣押船只和逮捕船员的做法,转而直接攻击并摧毁目标船只。

美军的军事活动范围也在扩大。 9月21日,美国战机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沿岸袭击了一艘贩毒船,标志着美国扩大了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活动范围。

马杜罗的困境:全民动员与外交突围

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马杜罗政府采取了双线应对策略:国内全面动员,国际寻求支持。

在国内,马杜罗政府已经全国动员,部署士兵准备应对美军。 9月23日,加拉加斯举行了大规模游行,呼吁保卫委内瑞拉主权与和平,反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域的军事威胁。

马杜罗当天出席政府会议时强烈指责美国,称美国对委立场正遭致国际社会越发强烈的反对。他还表示,委内瑞拉人民将坚定捍卫真理,全力“与谎言、暴力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在国际层面,马杜罗政府正积极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 最近马杜罗公开表态称,委内瑞拉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局势。

同时,委内瑞拉还在加紧推动《委内瑞拉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试图找到莫斯科作为“外援”。

这种“全民动员+外交突围”的策略体现了马杜罗政府面对美国压力的应对思路。 不过,美军的“封锁攻势”已经让委内瑞拉国内经济出现问题,该国的跨国贸易和渔业活动受到严重干扰。

18国齐聚北京,地缘政治格局生变

就在加勒比海局势紧张之际,18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军队代表却齐聚北京,参加由中国主办的“中拉高级防务论坛”。 这一时间点的巧合引发广泛解读。

根据国防部公布的消息,论坛在9月19日召开,中国防长董军出席并作了主旨发言。 虽然论坛主题是“和平与中拉合作”,但美国方面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和拉美国家一道,在多边合作层面向美方释放的重要信号。

董军在论坛发言中提出,要把中拉防务关系打造成“全球南方国家安全合作典范”。 这一表述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凸显了中国试图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扮演领导角色的野心。

有分析认为,拉美国家此次集体转向中国,反映了该地区早已厌倦美国霸权主义,并标志着西半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 美国后院的门罗主义时代正走向终结,多极化美洲的新时代或许正悄然开启。

这画面有点像《三国演义》里各路诸侯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共同威胁——只是今天的“曹操”换成了美国。

中美的鲜明对比:硬实力与软实力

在拉美地缘政治博弈中,中美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美国倾向于使用军事硬实力解决问题。 近期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就是明证。 美军出动了两栖攻击舰、核潜艇、F-35战机、数千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等强大军事力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则选择了软实力外交。 除了举办中拉高级防务论坛外,中国还派出“丝路方舟”号医院船赴拉美执行任务。

9月19日,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抵达任务首站瑙鲁,开始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访问瑙鲁。

更引人注目的是,当地时间9月23日,正在瑙鲁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的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首次在海外使用舰载直升机,将5名眼疾患者转运至船上诊疗。

这种“和谐使命”与美军的“打击使命”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在拉美地区通过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和医疗服务,赢得了区域国家和老百姓的好感。

西半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加勒比海危机与18国军方代表齐聚北京的事件,可能标志着西半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

美国长期将拉美视作“势力范围”,习惯用军事威慑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区域国家的发展诉求。 这种霸权主义做法已经引起地区国家的普遍反感。

拉美国家集体转向中国,反映了该地区早已厌倦美国霸权主义。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美国长期忽视区域国家发展诉求的必然结果。

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上升,不是通过武力威慑,而是通过提供发展机遇和公共产品实现的。 中国是拉美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

有美媒就感叹,在这轮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美国已经成了“反派”,中国的做法却赢得了更多区域国家和老百姓的好感。 这种软实力的积累,比军事打击更能赢得人心。

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很可能将继续以“禁毒”为名在加勒比海保持军事存在,不排除进一步升级行动的可能性。 而中国与拉美国家的防务合作也将稳步推进,全球南方国家安全合作可能会迎来新模式。

棋盘已经摆开,玩家已经就位。 西半球的地缘政治博弈才刚刚开始,这场大国棋局的结果将影响整个美洲未来数十年的格局。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