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是不是被“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搞得有点懵圈?听着像什么武林秘籍,结果一查,好家伙,竟然是被蚊子叮出来的“关节噩梦”!这不,香港那边刚爆出首例输入病例,一个12岁的小朋友中招,瞬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小的蚊子,到底能有多“毒”? 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就是那个“倒霉蛋”之一,前阵子在佛山,也“光荣”中招了。那晚,我还在跟朋友吐槽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跟轰炸机似的,嗡嗡嗡地绕着你飞。谁知道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感觉不对劲了。一开始,就是有点低烧,浑身乏力,还以为是空调吹多了,或者最近熬夜太多“上火”了。结果,到了下午,那感觉就像身体里住进了几百个“小恶魔”,它们拿着小锤子,开始轮番敲打我的关节! 那种痛,真不是开玩笑的!膝盖、脚踝、手指头,轮着来,肿得跟小馒头似的,脚都勾不起来,连穿拖鞋都疼得汗流浃背。晚上更是煎熬,翻个身都得深吸一口气,眼睁睁看着天花板到天亮。身上还起了红疹子,痒得你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简直是“身心俱疲”的真实写照。我当时就想,这哪里是蚊子叮的,这分明是“夺命连环叮”啊! 最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的,是我家那位,平时天塌下来都不带眨眼的“硬汉”,看我疼得睡不着,也跟着焦虑得直掉头发。他又是给我冰敷,又是上网查资料,看着那些“关节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字眼,眼神都跟着黯淡下来。我家娃呢,小小年纪,看着我走路一瘸一拐,也懂事得让人心疼,每天都小心翼翼地问:“爸爸,你今天还疼吗?”那种无助感,比身体的痛更磨人。一家人围着我转,我心里明白,我一个人的病,牵动的是全家人的心,那种既心疼又自责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后来去了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基孔肯雅热。我当时就懵了,这啥玩意儿?医生解释说,这病主要就是通过咱们常见的“花蚊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的,症状跟登革热有点像,但它最“秀”的地方,就是那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关节痛!“基孔肯雅”这个名字,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土语里,意思就是“痛得弯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剧痛而不得不扭曲身体的姿态。而且,别以为退烧了就万事大吉,有些人的关节痛,能持续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真是“蚊子虐我千百遍,我待蚊子如初恋”……呸,是“如仇人”! 说白了,这次香港的输入病例,还有佛山那6000多例(截至7月31日,佛山累计报告已超6000例,广东省内广州、阳江、湛江等十多个市也有报告),其实都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别小看蚊子这小东西!它们可不是只会让你痒一下,留个包那么简单。在咱们这个气候温暖、人口流动频繁的城市里,蚊子简直就是个“移动病毒库”,一不小心就能把远方的病毒“快递”到你家门口。咱们以为是小事,结果可能就是一场“大麻烦”。 所以啊,各位街坊邻里、各位城市漫游者们,这波操作真的得重视起来!防蚊灭蚊,不是说说而已,那是实打实的“保命”操作。咱们家里那些花盆托盘、废弃的瓶瓶罐罐、阳台的积水,都是蚊子最爱的“育儿所”,赶紧清理干净!出门记得喷驱蚊液,穿长袖长裤,别给蚊子任何可乘之机。万一真被叮了,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关节痛、皮疹,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跟医生说清楚情况,早发现早隔离,这才是阻断传播链的YYDS! 就像我,虽然现在康复了,但那段“痛到弯腰”的日子,真是记忆犹新。身体上的痛,总会过去,但心理上的煎熬,以及家人为你操碎了心的那些夜晚,是真真切切的。所以,除了身体康复,别忘了给自己和家人一点“心理按摩”。如果关节痛持续,除了遵医嘱用药,还可以尝试温水泡脚、轻柔按摩,或者找点自己喜欢的爱好转移注意力,别让疼痛霸占了你的生活。健康这东西,就像老火靓汤,得慢慢煲,细细品,一点一滴去守护。别等到身体亮红灯了,才想起“蚊子虽小,危害不小”这句老话。夏天还没过完,蚊子还在“冲业绩”,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健康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最后,一个疯狂的“热知识”: 别以为只有热带地区才有这玩意儿,全球气候变暖,蚊子们也开始“北漂”了!未来,你家楼下那只不起眼的花蚊子,可能就是从非洲“留学”回来的“病毒携带者”。所以,与其指望什么特效药和疫苗(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和疫苗),不如从现在开始,把家里打造成蚊子的“禁飞区”!毕竟,防住一只蚊子,胜过十剂止痛药,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