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是这样: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担保,理由说两条,特朗普要的就是这个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果然是这样: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担保,理由说两条,特朗普要的就是这个

发布日期:2025-08-26 17:20 点击次数:176

俄乌战争结束后,安全保障成了扯上中国的事?普京还积极推中方插手,泽连斯基却表态拒绝。美俄乌欧这四方争得不可开交,却没有人关心过中国的意愿。特朗普的算计、欧洲的纷争、普京的要求,搅在一块,让停火的希望依旧遥不可及。

到现在为止,俄乌冲突打得你死我活,双方都快扛不住了,可是真让人头疼的还是未来怎么收尾的问题。

之前,观察者网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说,普京在跟特朗普的那次会谈中,突然提出了个条件:希望中国能加入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阵营。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俄外长拉夫罗夫紧接着就点名要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这几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块出手,还提议停火谈判应当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框架下展开。

就是说,俄方面其实是打算让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块儿帮着给乌克兰“兜底”。

从分析角度看,拉夫罗夫的提议看似出于信任,实际上却隐藏着一盘大棋。

现在,有一些欧洲国家表达了愿意派兵协助乌克兰战后维护安全的意向,但俄罗斯最不想看到的,还是未来乌克兰境内全部是西方的军队。一旦北约势力扩展到俄家门口,国家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拉夫罗夫希望中国“加入”,靠中国的影响力来平衡西方的势头。

这并不是俄方第一次试图让中国加入调停方案,不过倒是头一次明确提出让中国担任“安全保障者”的角色。

可就还没等中国发表明确看法,泽连斯基的回应基本上把这个可能性给断了个干净。

据外媒报道,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反对中国担这个角色的态度。

他提出了2个理由:

他讲了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开战前没有“阻止战争”,也没给乌克兰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二是中国向俄方提供无人机零件,“间接帮俄”。

泽连斯基认为中国在这场战争里“偏袒”俄罗斯,根本没资格当安全担保人。他坚持只相信西方,特别是北约和欧洲。这些说法很快引发了不少争议。

关键在于,中国从来没有表态要为乌克兰提供任何保障啊!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再次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都是坦荡荡的,坚守“客观公正”的立场,大家都很清楚这点。

这话讲得很明白了,中国可不会轻易被哪个人牵着鼻子走。

而且,早在这场危机出现之前,中国就多次在安理会里呼吁大家保持冷静,等到冲突一爆发,也马上派出了欧亚事务的特使,展开了几轮奔波调解。

而且,冲突期间中国从未停止和乌克兰的经贸合作。从2022到2024年,中乌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222亿美元,乌克兰的农产品也大量销往中国,这笔经济交易可是实实在在的。

在乌克兰生产能力大幅下降、主要靠农产品出口和西方援助维持的关键阶段,中国依旧是重要的购货大户。可是,泽连斯基似乎有点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个事实。

因此,泽连斯基的批评更多像是一种态度表态,而不是纯粹的事实陈述——在他看来,“合格的保障者”必须站队、明确反俄。

这正暴露出乌克兰当局的真实心思:他们不只是为了安全保险,而是趁机稳固“反俄联盟”,甚至在为加入北约做准备。

泽连斯基之前多次表示过想让北约直接出面帮忙,这次又拒绝中国,也再一次说明,他还是把希望放在了西方的军事联盟上。

而这点,正巧也符合特朗普的打算。

之前,特朗普团队传出打算绕过联合国,推动美俄乌三方直接对话。一旦搞定,美国就能掌控整个流程,欧洲可能得出大份的钱用来重建,而俄罗斯也有望借此减轻一些制裁带来的压力。

如果中国以保障国身份插手,肯定会打破目前由美方牵头的那个框架。也就是说,泽连斯基这次“拒中”的说法,很可能是在和特朗普阵营暗中呼应。

从五角大楼内部传来的消息来看,美国现在只打算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上“做个点缀”,也就是说,体现出点“不太管”的态度,基本上是把责任推给欧洲。特朗普那会儿可是巴不得快点摆脱俄乌纷争的泥潭,一方面可以少操心,另一方面还能巧取豪夺地把武器卖给欧洲,赚个盆满钵满。

欧洲这边还在为“谁来出兵、谁来出钱”这个问题争个天翻地覆,怎么都说不出个头绪。

法国觉得欧盟得搞个自主防御体系,德国则小心翼翼,怕把俄罗斯惹恼了,而东欧国家又盼着北约多插手一些。这样的内部争执,让欧洲难以达成一致的看法。

从实际的军事情况来看,要是欧洲的主要国家没真金白银派兵支援,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基本上就难以真正落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普京政府现在的态度也是挺硬邦邦的。拉夫罗夫最近还说,俄乌总统“只有把所有细节都谈妥了,才可能会见面”,这就意味着双方领导人不是真正面对面商量,而只是负责最后签字那一步。

这个条件无疑把谈判的门槛抬得更高——要是高层不亲自出面沟通,怎么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新突破呢?

在这样的情势下,中国目前还没有正式回应拉夫罗夫的建议,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这份淡定背后,彰显出中方对局势的理性分析:一方面,俄乌两边都还没有准备好达成真正的停火,另一方面,美欧乌之间还是存着不少分歧。就算中方想出点主意,帮点忙,现在也没有合适的政治时机。

归根结底,乌克兰危机的良方不在于激烈的战斗,而是在于谈判桌上。不过,从整体形势来看,俄乌之间的谈判遇到的障碍,不仅仅是条件的问题,更是一场信任的较量。

现在,各方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打算:乌克兰还在盼望西方全力撑腰,俄罗斯则在设法把中国拉进来,好平衡各方势力;美国想着怎么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而欧洲嘛,还在抱怨、犹豫不决,原地打转。

在这种局势下,保持战略定力,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确实是明智的做法。

这场争端早就不只是领土问题了,而是变成了一场关乎全球秩序重塑的大博弈。至于中国要不要加入保障机制,以及用什么方式参与,不仅会左右停火的进展,还可能改变各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

眼下,各方还在试探摸索,想要打破僵局,也许还得等到一个更大的变革出现才行。

#热问计划#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