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级版亚洲第一炮来了,射程或超450公里,一炮轻松轰平一栋楼?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升级版亚洲第一炮来了,射程或超450公里,一炮轻松轰平一栋楼?

发布日期:2025-08-04 18:09 点击次数:57

中国军工这几年真是突飞猛进,火箭炮技术更是走到了世界前列。说到“亚洲第一炮”,老一辈军迷可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FGT-203毫米牵引火炮,那时候它号称射程远、威力大,可惜因为战略调整没量产。

标题里提到的“升级版亚洲第一炮”,就是PHL-191箱式火箭炮。这家伙不光射程远,精度还高,火力堪比战术导弹,绝对是现代战场的“大杀器”。

中国火箭炮的崛起之路

中国对火炮的重视那是出了名的,从解放军靠轻武器打天下的时候,就对大炮有种“偏执”的热爱。

早年,中国空军力量弱,陆军就靠炮兵打火力优势,形成了“大炮兵主义”的思路。这种战略强调炮兵得在数量和质量上压倒对手,战场上能用火力把敌人摁住。

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技术,造了不少122毫米和152毫米火炮,比如D-30和M-30。

后来,7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像83式122毫米自行火炮、89式122毫米自行火炮,都是那个年代的代表作。这些火炮虽然性能不错,但射程一般在20-30公里,精度也有限,面对现代化战争有点力不从心。

80年代,国际局势变了,美国的M109自行火炮、苏联的2S3“金合欢”都上了155毫米口径,射程和威力都比中国强。

尤其是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用导弹精准打击阿根廷军舰,让中国军方意识到,未来战争得靠精确制导武器。传统火炮虽然成本低,但射程和精度得跟上。

这时候,中国开始搞大口径火炮,FGT-203毫米牵引火炮就是其中之一。这款火炮口径203毫米,射程能到40-50公里,弹重101公斤,比美国M110的97公斤还重,威力也比苏联2S7的110公斤弹头强。它的设计挺先进,用全可燃药筒,减轻了炮膛烧蚀,延长了寿命。

可惜,FGT-203太重了,机动性差,1991年试验时还出了事故,炮口制退器断裂,火炮翻了180度。这加上战略转向导弹,项目就停了。

不过,FGT-203的研发经验没白费。80年代末,中国开始重点发展火箭炮,觉得这玩意儿射程远、火力猛,适合现代战争。

1990年代,卫士系列火箭炮问世,射程从80公里到200公里不等,出口到好几个国家。2000年代,PHL-03火箭炮服役,射程70-130公里,已经能跟俄罗斯“龙卷风”掰掰手腕了。

2010年,北方工业推出AR-3火箭炮,专供出口,射程能到280公里。这款火箭炮的模块化设计让中国军工看到了新方向。

2019年,PHL-191在国庆阅兵亮相,成了AR-3的“自用版”,性能更强,直接把中国火箭炮技术推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PHL-191的技术硬核

PHL-191为什么能叫“升级版亚洲第一炮”?它是箱式火箭炮,装在8x8轮式底盘上,机动性强,能在公路和复杂地形上跑得飞快。它的核心是模块化发射单元,一个发射车能装三个模块,每个模块能带不同弹药,灵活得不行。

PHL-191能发射300毫米火箭弹、370毫米火箭弹和750毫米战术导弹三种弹药。

这750毫米导弹就是标题里“一炮轻松轰平一栋楼”的主角,它用北斗卫星导航加气动力舵面,精度高得吓人,堪比战术弹道导弹。

2018年珠海航展上,“火龙480”公开亮相,弹长7.38米,射程400-500公里,能装钻地弹头或特种弹头,打击精度在几米以内。

PHL-191的发射车还能快速换装模块,战场上能根据任务随时调整。比如,打完一波300毫米火箭,马上换750毫米导弹,打击远距离目标。这种灵活性让它在现代战争中如鱼得水。

PHL-191的指挥系统也很牛,接入了中国陆军的信息化网络,能实时获取目标数据,跟无人机、侦察机联动。

2024年的朱日和演习中,PHL-191对移动装甲目标的命中率高达89%,比俄罗斯“龙卷风-S”强不少。这说明它的火控系统和弹药制导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相比传统火炮,PHL-191的成本也不高。一枚750毫米导弹虽然贵,但比东风-15B这种常规导弹便宜多了,适合大规模使用。它的底盘用的是国产重型卡车,维护简单,后勤压力小,完美契合解放军的快速反应需求。

全球对比:谁是老大?

要说PHL-191是不是真“亚洲第一”,得跟国际上的顶尖火箭炮比比。美国有M270 MLRS和HIMARS,俄罗斯有“龙卷风”系列,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系统。

美国的M270 MLRS能发射12枚227毫米火箭,射程70公里,或者两枚ATACMS导弹,射程300公里。HIMARS是轻量版,装一半弹药,机动性更好。

这俩系统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亮眼,但射程和PHL-191比差了点。ATACMS虽然精度高,但射程只有300公里,火力密度也不如PHL-191的750毫米导弹。

俄罗斯的BM-30“龙卷风”发射12枚300毫米火箭,射程90公里。新款“龙卷风-S”射程能到120公里,精度也不错,但跟PHL-191的500公里还是没法比。

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500公里,但那是专用弹道导弹系统,不是火箭炮,平台单一,没PHL-191灵活。

其他国家,像印度的“皮纳卡”火箭炮射程才40-90公里,土耳其的T-300射程180公里,都跟PHL-191不是一个量级。欧洲国家基本放弃了火箭炮研发,靠美国系统撑场面。

PHL-191的出现,不光是技术突破,还直接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它的500公里射程能覆盖台湾地区全境、日本冲绳的美军基地,甚至韩国和菲律宾的部分区域。这对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A2/AD)是个大加分。

拿台湾地区来说,PHL-191能从大陆沿海打到岛内任何目标,指挥部、机场、港口都不安全。它的精度高,能点对点打击,不用像传统火炮那样靠覆盖轰炸。这让解放军在潜在冲突中能快速瘫痪对手的关键节点,降低战争成本。

对美国来说,PHL-191也是个麻烦。冲绳的嘉手纳基地离中国海岸不到500公里,PHL-191能直接威胁美军战机和后勤设施。美国智库报告里,PHL-191被叫作“区域拒止战略核心装备”,可见它的威慑力。美军想介入台海,得先掂量能不能扛住这种远程火力。

PHL-191还能跟其他武器配合,比如东风导弹、歼-20战机、红旗防空系统,形成多层次火力网。它的机动性强,发射后能快速转移,敌方反制难度大。这种“打了就跑”的能力让它在现代战争中生存率很高。

PHL-191箱式火箭炮是中国军工的骄傲,射程500公里,精度高,火力猛,绝对配得上“升级版亚洲第一炮”的称号。它不光是技术的结晶,更是战略的体现。

从FGT-203到PHL-191,中国火炮从模仿到超越,走了半个多世纪。这款火箭炮的出现,让中国在亚太地区有了更强的底气,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工的实力。未来,类似系统还会进化,战场上的“战神”只会越来越强。#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