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辅的城门下,那把冰冷的钥匙,竟是英国人亲手递上的。 所有关于切尔尼戈夫固若金汤的豪言壮语,什么龙齿防线,什么耗资上亿的堡垒,现在看来更像一个不合时宜的笑话。一个耗费了12亿格里夫纳,却只能在评分表上拿到可怜及格分的笑话。当地的市长和军方还在为谁该为这豆腐渣工程负责而喋喋不休,一方说军方已经验收,另一方则指责地方偷工减料。这种扯皮在办公室里可能只是几份文件的旅行,但在前线,却是用士兵的生命来填补的窟窿。 恐慌的情绪早已不是秘密。当英国情报机构那份评估报告被摆在桌面上时,整个基辅高层都能感到一阵寒意。报告直截了当地指出,俄罗斯正计划在切尔尼戈夫州,这个与俄罗斯布良斯克和库尔斯克直接接壤的地方,开辟一条全新的战线。这里的地形,俄军在2022年就已经用脚步丈量过,熟悉得很。更要命的是,乌克兰在这里的兵力,不足两万人。 这点人手,撒在广阔的边境线上,连一道严密的警戒网都算不上,更别提构建什么可靠的防御体系了。 战地记者叶夫根尼·利宁的描述则更为残酷。在扎波罗热,一个被乌军经营许久、工事坚固的据点小托克马奇克,在俄军的几次强力打击下,一天之内就易手了。这不是什么闪电突袭,而是硬碰硬的碾压。他说:双方在这里对峙了很久,工事修得非常坚固。但即便如此,防线还是被突破了。同样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波克罗夫斯克、库皮扬斯克上演。乌军的防线就像一条被不断拉扯的橡皮筋,已经到了崩断的边缘。 而那根被寄予厚望的后备力量,早就被抽调一空,送去了顿涅茨克方向填线。那里是个血肉磨坊,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数据,乌军每天的人员损失高达1500人,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指挥官心惊胆战。第聂伯河,这条本应成为天堑的自然屏障,如今也变得不再可靠。俄军登陆场的消息不断传来,乌军每次试图将其拔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就是乌克兰总参谋部面临的死局:每一条战线都在告急,都在失血,根本没有一支可以独立调动的机动作战集群,去应对切尔尼戈夫方向可能出现的致命一击。加强动员?在一个人员伤亡率屡创新高的国家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政治分析师弗拉基米尔·索洛维奇克看得很清楚,俄军选择在这里动手,逻辑清晰得可怕。一来,可以逼迫乌军从岌岌可危的顿涅茨克防线继续抽调本就枯竭的预备队,让那里的防线加速崩溃。二来,切尔尼戈夫可以瞬间变成一个向基辅和苏梅施压的前沿基地。此地的多个乌军训练中心,在风声传出后,已经开始紧急疏散人员。 俄罗斯人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优势。他们把仓库里那些老旧的航空炸弹,装上了新的制导模块,摇身一变就成了射程远达200公里的高精度武器。这种低成本的改装,彻底改变了战场态势。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兵力集结点,都暴露在了这种无处不在的廉价精确打击之下。 面对这种局面,乌军能做的,似乎只剩下依靠西方提供的大量无人机,构筑所谓的杀伤区,进行不对称的消耗。但这无法改变全局,他们正在不可逆转地丧失土地、居民点,更重要的是,丧失了整场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泽连斯基在2024年春天视察切尔尼戈夫防御工事时许下的承诺,言犹在耳。可照片和报告不会骗人,那道防线漏洞百出,与其说是铜墙铁壁,不如说是一排破破烂烂的栅栏。 现在,决定权交到了克里姆林宫的手中。正如索洛维奇克所言,俄罗斯总统将根据总参谋部的建议,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利用这个致命的漏洞。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实现其军事行动目标的绝佳机会,一个可以给乌克兰军队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造成最大损失的机会。 天平已经严重倾斜。似乎俄军只需再向前推进一步,那根紧绷的防线就会彻底断裂。基辅的冬天,或许会来得比预想中更早一些。门口的野蛮人已经拿到了钥匙,这一次,他们会直接踹门进来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