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白了,历史就是个顶级的渣男,你以为你抓住了它的剧本,结果它总在最后一秒钟告诉你,剧本拿反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克林顿就是那个自以为手握剧本的男人。他当时干了一件大事,一件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亲手给自家后院埋了个连环雷的操作——力排众议,把中国送进了WTO。 这事儿魔幻在哪? 魔幻在,他当时用来忽悠国会老爷们的那套PPT,画了三个惊天动地的大饼,结果二十多年后,这三个饼,每一个都精准地砸回了美国人自己脸上。 这操作,堪称国际关系史上的史诗级黑色幽默。 要理解克林顿的骚操作,你得先闻闻当时美国空气里的味儿。 九十年代初,美国刚把苏联按在地上摩擦到解体,成了地球村唯一的扛把子,走路都带风。但风光的背后,是内伤。跟苏联搞了几十年的军备竞赛,就像一个壮汉天天练肌肉,结果把五脏六腑给练虚了。五角大楼是个吞金兽,国防开支一度占到GDP的7%,钱都拿去造航母和导弹了,自家后院的工厂怎么办? 凉拌。 底特律的汽车工人开始下岗,宾夕法尼亚的钢铁厂锈迹斑斑,美国制造业的“铁锈带”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有了名字。而太平洋对岸的日本,丰田车开遍了加州,索尼随身听成了美国年轻人的时尚单品。 克林顿,一个搞经济出身的州长,他上台的核心KPI就一个:搞钱,搞经济。他那句名言“笨蛋,问题是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简直就是刻在他脑门上的KPI。 所以他的团队,不是战争内阁,是个“全球卖货内阁”。商务部、农业部,有一个算一个,都成了美国的顶级销售,满世界找市场。 但小市场不解渴啊。卖几架波音飞机给印尼,帮AT&T搞定沙特的电信合同,这点钱,也就够华尔街喝个下午茶。 真正的增量在哪? 克林顿抬眼一看,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刚刚开始改革开放、遍地都是机会的市场,正在东方缓缓打开大门。 中国。 那是一个对美国资本来说,散发着无尽荷尔蒙的地方。 但问题来了,国会那帮老油条不干。在他们眼里,中国就是下一个苏联的预备役。你今天让他加入全球贸易体系,明天他翅膀硬了,不就得反过来掀桌子?“养虎为患”这个词,在当时的听证会上,都快被说包浆了。 面对这帮又固执又短视的“猪队友”,顶级销售克林顿知道,光讲钱是没用的,你得给他讲故事,画大饼,而且得是那种让他觉得不吃就亏了一个亿的大饼。 于是,克林顿的“世纪三饼”出炉了。 第一个饼,叫“围魏救赵”。 克林顿跟国会说:各位老铁,别总盯着中国,你们看看谁才是我们真正的心腹大患?是日本啊! 这话在当时,绝对是政治正确。美国人当时对日本的恐惧,比对任何国家都深。日本人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哥伦比亚影业,感觉整个美国都要被“Japan Inc.”给收购了。 克林顿的逻辑就很骚:中国市场这么大一块肥肉,我们不去占,日本人就会去。等日本人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造出更便宜的汽车和家电,回头再来冲垮我们的市场,你们谁负责? 你看,他不说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打败另一个对手。这套路,像不像公司里两个部门斗争,领导想提拔A,就跟大老板说,不提拔A,B部门就要上天了。 这招,打动了不少摇摆的议员。 第二个饼,叫“和平演变2.0”。 这是克林顿最得意的一张牌。他抛出一个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他说,我们不用开一枪一炮,只要让我们的商品进去就行了。可口可乐进去的,不只是糖水,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好莱坞电影进去的,不只是影像,是美国的价值观;互联网进去的,不只是信息,是自由的空气。 他坚信,当中国的年轻人习惯了喝可乐、看大片、用Windows系统,他们的思想就会慢慢被“同化”。用消费主义的大潮,去冲刷固有的堤坝。说白了,就是想用文化入侵,完成冷战没完成的KPI。 这个饼画得太大了,大到让很多理想主义者都信了。他们觉得,这是在用贸易做“普世价值”的推广,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第三个饼,叫“规则金钟罩”。 这个饼,是画给那些地缘战略家的。克林顿说,堵不如疏。你把中国关在门外,他就会自己另起炉灶,搞一套自己的规则,到时候在亚洲跟我们唱对台戏,那才叫麻烦。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把他拉进我们的“群”里。让他玩我们的游戏,遵守我们的规则,接受我们的仲裁。一旦他进了WTO这个体系,就得按规则出牌,从一个潜在的“秩序挑战者”,变成一个“秩序维护者”。 说白了,就是想用一套现成的规则体系,把一条正在长大的龙,变成一条被拴上链子的龙。让你在我的院子里长大,总比你在外面野蛮生长要安全。 这三个饼,一个比一个诱人,一个比一个宏大。有经济账,有文化账,还有安全账。一套组合拳下来,加上波音、微软这些大公司疯狂的院外游说,国会那帮老顽固,最终还是被忽悠瘸了。 2000年,法案通过。2001年,中国入世。 克林顿在卸任前,估计还觉得自己是下了一盘千古大棋。 然而,历史这个渣男,从不按常理出牌。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回头看克林顿画的这三个饼。 第一个饼,“围魏救赵”,结果呢?美国是防着日本,但没想到中国这个“魏”自己发育成了巨无霸。中国制造的性价比,直接把全球产业链都给重塑了。到2023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比2000年少了快300万。本来是想找个帮手打日本,结果这个帮手自己成了拳王。 第二个饼,“和平演变”,结果呢?可口可乐确实卖得不错,但中国的年轻人更爱喝蜜雪冰城和茶颜悦色;好莱坞大片还在上映,但《流浪地球》和《战狼》也能创造票房奇迹;美国的生活方式进来了,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肉眼可见地崛起了。最骚的是,中国利用这个全球化的机会,孵化出了淘宝、华为、比亚迪、抖音……这些反向输出到全世界的巨头。想搞文化入侵?结果被人家来了个反向文化输出。这脸打得,啪啪响!! 第三个饼,“规则金钟罩”,结果就更讽刺了。中国确实加入了这个体系,也成了最牛的“优等生”,把规则研究得比谁都透。但美国后来发现,自己设计的这套规则,好像对中国更有利,自己反而在规则里被束缚住了。于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开始搞“退群”,搞“关税壁垒”,搞“脱钩断链”。当年亲手把人拉进群的,现在又哭着喊着要自己退群,还要把群给拆了。 这叫什么? 这就叫,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其实你在大气层外面。 克林顿当年的动机,可能确实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他想用一套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商业逻辑,去规划一个国家的未来,甚至世界的未来。 但他算漏了一样东西——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韧性、十几亿勤劳人口的超大经济体,一旦被激活,它所迸发出的能量,是任何PPT都预测不了的。 你给它一条河道,它能给你走出一条大江大河的气势来。 历史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而这个玩笑的代价,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亲眼见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