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阵子圈里老有人问“这波行情能出10倍股吗?”我跟你说,别光看涨幅,得掰开来看功底,懂不?就是真正能撑住的是那三股力量——设备攻坚、材料突围、算力芯片。数据摆那儿2025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营收1.6万亿,净利涨近28%,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真心的,钱和订单都在链上堆着。 先讲明白这三朵金花是啥设备是造芯片的机械臂,材料是芯片的原料粮,算力芯片是把芯片变成生产力的发动机。太厉害了,听着简单,可是一环套一环,形成了从设计到产线的闭环,跟以前单点突破完全不是一回事。 说设备那一档,就接地气了。北方华创、中微、屹唐这些企业从填补中低端跑到参与14nm、7nm验证,甚至有团队在试3nm刻蚀方案,真牛。资金面给力——大基金三期、地方配套都投了重金,厂商常说“订单排到2026年”,就是了,这种可见的订单比概念好听得多。市场上不止一家企业在打阵列式攻坚,形成了可替代的设备矩阵,厂房能直接挑“一站式国产包”。 材料环节也不再当配角。沪硅产业把12英寸良率拉到九成多,光刻胶、刻蚀气体都有国产批量供货案例,瑞红新材的KrF光刻胶已接到大额订单,真心的,材料和设备的适配度提高才是关键。补贴、专项基金落地后,厂商争着扩产,很多料号的价格都在涨,利润和替代空间一到来了。 算力芯片那边更直接。寒武纪、平头哥、华为昇腾这些团队不是做实验室好看数据的那种,已经在服务器、云端算力池里赚到真金白银。PFlops、TFLOPS这些指标背后是同和算力中心的长期采购,企业圈里都知道,谁能跟云厂商和数据中心绑上关系,谁的增长更稳定。 为啥比追老龙头靠谱?简单地说,以前老龙头像拿着单把刀,现在这三朵金花是一整套武器。设备有配套,材料能批量,算力能消化产能,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上去了。实话说,半导体不是短线投机活,得看产线验证和订单兑现两个指标有没有进头部厂线,订单能不能落地。真心的,听厂里人说,拿到中芯、长江存储、字节这种客户验证的,比吹技术白皮书的靠谱多了。 不玩套路,讲人话想靠半导体发财,别只盯着涨停榜,盯着链条中的真实订单和产线应用。就是稳住基本面,慢慢看成长,别被短期热度牵着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