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模块压缩测试
  •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电池模块压缩测试

发布日期:2025-10-24 12:46 点击次数:10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委托除外)。

因篇幅原因,CMA/CNAS/ISO证书以及未列出的项目/样品,请咨询在线工程师。

电池模块压缩测试

文章简介

电池模块压缩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电池在外部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能以及力学响应特征。通过对模块在不同压缩速度、载荷及温度条件下的行为进行分析,可判断其在实际使用中对外力冲击的抵抗能力。测试过程以数据精度和操作重复性为核心,结合应力-应变特征、位移控制参数及能量吸收计算,确保电池模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测项目

1.压缩力极限测试:测定电池模块在轴向加载条件下的最大承载力,观察失效形态及结构变形量。

2.形变量测定:记录不同载荷下电池模块形变行为,评估结构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响应。

3.应力分布分析:通过传感器阵列测定模块表面对称和不对称压力区域的应力集中状态。

4.内部热量变化测试:压缩过程中监测电池模块内部温度变化,以判断热耦合效应。

5.安全破裂点测试:记录模块在压缩下的破裂临界值及爆裂位置。

6.缓冲层性能评估:测试模块缓冲材料在不同压缩速率下的吸能特性。

7.外壳强度检测:检测电池外壳在压缩状态下的抗变形程度和失效模式。

8.固定结构牢固度测试:分析模块内部单体电池固定组件结构的抗压稳定性。

9.电连接部位完整性检测:判断压缩后的电连接点是否保持导通及接触可靠性。

10.模块封装密封性能测试:检测在机械压缩后密封层是否出现裂纹或渗漏。

11.热失效联合测试:压缩应力与温度复合测试,确定高温环境下的结构耐力。

12.电芯间距变化测定:测量压缩力作用下电芯之间间距变化量及其对安全影响。

13.残余变形回弹率测试:记录卸载后模块回弹比率,评估形变恢复能力。

14.能量吸收系数分析:通过计算力-位移曲线面积,得出模块对外力的能量吸收性能。

15.抗冲击变形测试:以动态加载模拟实际碰撞时的压缩应力响应。

检测范围

1.动力电池模块: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电池组件压缩性能检测。

2.储能型电池模块:涵盖固定储能装置及移动能源储备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测试。

3.圆柱形单体组合模块:由多个圆柱型电芯构成的模块压缩力与安全性能检测。

4.方形单体组合模块:以方形电芯为主的模块,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分析。

5.叠层软包电池模块:柔性外壳电池模块在压缩环境下的材料变形及密封保持性能检测。

6.高能密度模块:用于高功率输出条件下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验证。

7.低温储能模块:针对低温工作环境下电池模块的抗压及应力响应测试。

8.高温运行模块:在高温环境中电池结构稳定性、热力学响应及安全保护性检测。

9.多层散热结构模块:带有金属散热板的模块在压缩作用下的散热层完整性分析。

10.运输包装模块:模拟运输及堆叠压力下电池模块的抗压保护性能。

11.回收再利用模块:针对再制造电池模块的外壳强度及绝缘保护层压缩性能测试。

12.定制化实验模块:用于科研实验或性能对比的非标模块压缩稳定性检测。

13.防爆型电池模块:具有安全阀和保护结构的模块在极限压缩条件下的安全性分析。

14.密封型模块系统:检测完全封闭电池系统在机械压缩时的整体结构响应。

15.高容量电池组合体:多电芯组合系统的受力分布及整体抗失效性能评估。

检测方法/标准

国际标准:

IEC 62660-2、IEC 62133、ISO 12405、ISO 6469、UN 38.3、IEC 60068-2-64、IEC 60529、ISO 16750、ISO 7500、IEC 61960、ISO 15502、IEC 62281、ISO 10156、IEC 61000、ISO 27667

国家标准:

GB/T 31485、GB/T 31486、GB/T 18488、GB/T 18384、GB/T 42036、GB/T 39087、GB/T 36032、GB/T 31467.3、GB/T 34590、GB/T 33598、GB/T 34013、GB/T 12350、GB/T 1033.1、GB/T 20975、GB/T 228.1

检测设备

1.电动压缩试验机:用于对电池模块施加可控压缩载荷,记录载荷与位移数据。

2.三维应力测量系统:通过分布传感器精准分析模块各部位应力变化。

3.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用于记录模块压缩形变,精度达到微米级。

4.热成像系统:实时监测压缩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变化与内部热点分布。

5.恒温控制环境箱:模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压缩测试环境。

6.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自动采集力、位移、温度等多维数据,进行同步分析。

7.数控加载控制台:实现压缩速率、加载曲线及保持时间的精确控制。

8.高强度钢制压板:用于受力均匀的压缩接触界面,保证测试稳定性。

9.形变影像记录系统:采集模块在加载过程中的形变动态及破裂过程影像。

10.电化学监测仪:同步监测电池在压缩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

11.封装泄漏检测装置:验证模块密封结构在压缩应力后的完整性。

12.能量吸收计算软件:基于试验数据计算模块吸能特性与安全阈值。

13.高分辨率数码显微镜:观察微裂纹生成、材料断裂特征及界面损伤形态。

14.载荷标定系统:定期校准设备加载精度,保证试验数据可靠。

15.安全防护屏障系统:防止压缩失效时碎片飞溅,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

检测技术研究院

📝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ISO资质报告。

📏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