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魁第二场,火药味比直播间的空调还足。 张亚中一开口,全场降温十度。 这哪是辩论?根本是单方面处刑现场。 有人想当“造王者”。 有人只想当主帅。 还有人……连门都没进去。 卓伯源又缺席了。 中天棚外徘徊,像被退学的学生。 不得其门而入,挺讽刺的。 张亚中火力全开。 左手怼郝龙斌——虚伪! 右手锤罗智强——你适合当民代。 一句话送走两位战友,战术大师啊! 郝龙斌说不选大位、不进不分区。 宣誓词都快赶上就职演说了。 结果张亚中冷笑:你本来就没得选。 这话扎心了。 也实锤了。 “制度要公平公正公开。” 张亚中说得义正辞严。 可他一边骂私相授受,一边暗示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逻辑闭环了吗? 没人在乎。 观众只爱看撕。 郝龙斌强调:我没跟朱聊过。 征询很多人……就是没问他。 哈。 这操作像极了谈恋爱时说“我完全没在意前任”,但朋友圈全是回忆杀。 越解释越可疑,懂的都懂。 郑丽文讲团结主流民意。 温柔理性,风度满分。 张亚中直接炸膛:“主流意见是‘独’,你也团结?” 这一问,把气氛拉回战场。 不是辩论。 是意识形态验票。 网友票选结果出炉—— 郑丽文53%!断层第一! 张亚中23%,罗智强17%,郝龙斌7%…… 7%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班级倒数,还被老师点名重考。 站姐镜头都躲着他走。 破万人在线围观。 比顶流演唱会还热闹。 这不是政治辩论,是真人秀决赛夜。 弹幕都在刷:嗑到了!这波对线太爽了! 张亚中说自己运筹帷幄。 罗智强冲锋陷阵。 听起来很美。 问题是——主帅还没上岗,先贬低队友C位。 这团队能打胜仗? 怕是内耗先塌房。 罗智强提黄吕锦茹案遭绿营打压。 情绪上头,语气沉痛。 张亚中回应:我也出钱出力,不比你少。 重点呢? 没了。 变成比谁更苦劳。 娱乐圈拼数据,政圈拼苦情,殊途同归。 郑丽文全程稳如女友视角vlog。 说话有条理,眼神坚定。 难怪网友直呼“姐姐杀疯了”! 53%支持率不是白来的。 她不是在参选,是在营业人设。 郝龙斌想搞联合行政机构。 从地方到中央都合作。 听上去宏大。 细想全是空话。 没有资源,没有盟友,拿什么联? 空气联吗? 笑死。 蔡志弘存在感薄弱。 提问像念稿。 镜头扫过三次,一次笑容都没给。 估计后台导演都忘了切机位。 糊,是一种无声的惩罚。 张亚中那段“和稀泥、分赃”的怒斥—— 够狠。 够刺耳。 但也暴露一个问题: 理想主义容不下妥协。 可政治,本就是妥协的艺术。 你不脏手,谁来掌权? 这场辩论最精彩的地方在于—— 没人谈政策细节。 全在打形象战、话语权争夺战。 嘴炮即武器,收视率即权力。 YT投票超1.2万人参与。 数字背后是流量战争。 郑丽文赢的不只是表现。 是路人缘,是话题度,是综艺感。 她在用偶像方式玩政治。 而这时代,人气有时比理念走得更快。 张亚中像极了那个班里总在课堂反驳老师的学霸。 道理一堆。 人际关系负分。 你以为他在讲逻辑? 其实他在立“清醒人设”。 罗智强努力展现战将气质。 可惜对手太会抢戏。 他的“我在前线”叙事,被张亚中一句“那你继续冲”轻轻化解。 不是你不努力,是剧本没给你高光。 郝龙斌试图用“无私”包装退居二线的现实。 感人吗? 有一点。 可信吗? 拉倒吧。 政坛哪有真退休? 只有暂时歇脚。 有一句话没说破—— 这场“蓝魁”之争,本质是为2024布局。 谁都想当蓝营共主。 问题是,群众认吗? 国民党现在缺的不是领袖。 是能让年轻人愿意转发一条微博的吸引力。 郑丽文为什么赢? 因为她不像政客。 更像一个敢说真话的职场女高管。 网友爱看这种反差。 政治需要温度,哪怕只是演技。 四场辩论才过半。 后面还有两场。 搞快点!别拖! 我们都等着看终极大乱斗。 最后留个话题—— 如果你有一票,投给谁? 是选猛火输出的张亚中? 还是稳健输出的郑丽文? 抑或是……那个连门都没进的卓伯源? 评论区告诉我。 别光吃瓜,也来打ca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