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我们正好在电视机前看西部三场比赛,气氛一下子被拉满,湖人、勇士和火箭的命运在一个晚上翻了好几次篇。湖人打雷霆的时候,其实我还挺有信心的,因为东契奇的突破和艾顿的中距离一开始就让比分摆在了领先的位置,八村塁的三分更是把看台上的紫金球迷喊得兴奋。但是没想到转折来得这么快,雷霆那波11-0像是闸门突然打开,湖人就再也堵不住了,几分钟的连续失分让气势彻底垮掉,接着分差被越拉越大,到半场的时候,场边的观众就像提前宣布了结果。打到这种分数差,后面靠运气都难翻转。 我记得第二节看着东契奇和艾顿两个人的配合,总有点脱节的感觉,因为东契奇杀进来时,艾顿常常被拉到外线,内线的威胁就像没开,这让雷霆的防守轻松不少。而里夫斯碰到高强度的防守仿佛丢了手感,全场三分球都没能开张,这种问题其实之前遇弱队时被掩盖了,但一遇到卫冕冠军,真就原形毕露。有人说这是状态起伏正常,其实更多是队内战术配合没搞顺,像这种大比分落后绝不是某一个人的锅,球队的攻防衔接都崩了。 说到勇士那场,我一开始还替库里捏了把汗,首节打完14分,那分差已经到16分,客场的气压就像被压低了。但神奇的是第三节一上来,他就用一个干拔三分立刻稳住了节奏,然后抢断加快攻,连续拿分实现了反超。马刺一度加大防守压迫,用双人夹击去封锁他,可是库里的传球判断很快,穆迪和巴特勒的三分接连进网,让马刺的策略一下子失效。最后三分钟更是库里个人秀,连续4次命中,包括两个压哨的三分,全场观众都站起来了。当你看到他单节22分的那一刻,就能明白37岁还这么有爆发力,其实背后是很细致的训练管理,训练量和休息时间都精准控制,怪不得能顶住这种关键场面。 相比之下,火箭的比赛就显得轻松多了,他们跟奇才的对决从就掌握主动,进攻点遍地开花,分差始终保持在安全距离。虽然没有惊天逆转的戏码,但赢球就是赢球,连胜带来的士气也是实打实的。这一场之后,他们的排名正好踩着湖人的肩膀升到西部第4,这种稳步上升的节奏,比起情绪化的大起大落来得更耐看。 如果你问我这几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其实就是关键时刻的应对能力。湖人的防守没办法扛住对手的波段冲击,勇士则用老将的活力去硬撕了场面,火箭更像是按部就班把优势扩大。排名的洗牌只是表面,更深层的是比赛里的那些瞬间——落后时有没有办法逼回去,比分被追时能不能稳住节奏,这才是强队和一般队的分水岭。 有意思的是,这几场把西部前列队伍的不同底色都照了出来,湖人是阵容短板暴露的那种,勇士是核心韧性撑场面,火箭则是稳健推进的代表。这样赛季还长,谁能走得远不光看这几场胜负,更看那些逆风的夜晚有没有顶住的底气,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赛后都还在反复聊库里的第三节,因为那真是一个榜样般的示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