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阶设计策略 1、无人机三维模拟识别真太阳轨迹。 2、组串差异化倾角(坡度差≤10°)。 3、智能优化器实现组件级MPPT。 总结:合理布局可降低阴影损失至<5%,较传统设计提升发电量15%。 二、山地阴影规避技术体系 1、数字仿真先行。采用PVsyst或Homer Pro软件,输入地形数据生成 9:00-15:00真太阳时阴影动态图;标注年遮挡>4小时区域(禁装组件)。 2、结构设计规范。坡度<15°,安装支架时要固定倾角,组串方向正南±10°;坡度15°-25°,安装支架要可调支架(季调±15°),组串方向沿等高线横向布置 ;坡度>25° ,安装支架要单立柱跟踪系统,组串方向避开东坡/西坡。 3、电力电子补偿。每块组件加装优化器(如FusionSolar),隔离阴影组件影响;组串内坡度差>10°时独立MPPT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