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后,中国第一大肝病的它,正在侵袭年轻人,医生详细解答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后,中国第一大肝病的它,正在侵袭年轻人,医生详细解答

发布日期:2025-08-05 19:35 点击次数:120

中国,不再是“乙肝大国”。这是医学努力的胜利,也是时代变迁的注脚。但当乙肝的阴影逐渐散去,一个更隐秘、更现代、更年轻化的敌人正悄然崛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

它不张扬,不疼不痒,不挑阶层,不分性别,三十岁出头,体检报告上就赫然写着:脂肪肝,轻中度。

不是“吃太好”,也不是“喝太多”,很多年轻人中招时,甚至还不明白它从何而来。但医生知道,它的步伐,比乙肝更快,比酒精肝更广,比病毒更难防。

脂肪肝,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肥胖不是病,胖到肝上才是祸。”一句话,道尽脂肪肝的隐秘。

它的全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名字拗口,却道出了核心:不喝酒,也能得脂肪肝。这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是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代谢代价”。

过去,肝病是“病毒的事”;如今,肝病是“代谢的事”。从病毒性肝炎到脂肪性肝病,中国肝病谱系发生了深刻转变。

根据《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目前中国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30%,城市年轻人群体中甚至接近50%。不是中年危机,是青年“肝”险。

脂肪肝不是“胖人专属”。瘦人照样中招,只要久坐少动、熬夜外卖、碳水成瘾,肝细胞就可能被脂肪填满,进而发炎、纤维化,甚至演变为肝硬化、肝癌。

这不是吓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终末期并发症,与乙肝并无二致。可怕的是,它在无声中进展,在沉默中恶化,患者往往“毫无察觉”。

“脂肪肝不严重”——这是最大的误解。

现实是,脂肪肝一旦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就有约20%可能在十年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底色,往往就是这层沉默的脂肪。

中医讲“肝主疏泄”,意思是肝像一个调度中心,情绪、代谢、血液运行皆依赖其通畅。一旦脂肪堆积,疏泄失调,气机郁结,百病由生。

很多年轻人,早起口苦、情绪易怒、头晕乏力,不是“上火”,是肝出了问题。

脂肪肝不是孤立的,它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紧密相连,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

换句话说,脂肪肝是身体代谢系统“报警”的第一声。如果这声警报被忽略,后续就是连环爆炸。

问题来了: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容易得脂肪肝?

首先,是饮食结构的剧变。外卖高油高糖,“无糖”饮料也不过是换了马甲的甜蜜陷阱。长期摄入高热量精加工食品,肝脏成了“垃圾回收站”,脂肪堆积无法排除。

其次,是运动的匮乏。坐着挣钱,躺着刷手机,三千步不到叫“懒癌晚期”。肌肉活动减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脂肪自然流向肝脏储存。

第三,是睡眠与节律的紊乱。熬夜、昼夜颠倒,扰乱生物钟,皮质醇升高、胰岛素平衡紊乱,脂肪代谢更雪上加霜。

最后,是精神压力的长年累积。中医讲“怒伤肝”,现代人未必怒,却常常焦虑。焦虑压抑情绪,影响肝气升发,久则伤肝。

有人问:脂肪肝能逆转吗?

答案是肯定的。早期脂肪肝是可逆的,关键在于“识得早、动得快”。

第一,控制体重,但不是暴瘦。研究显示,体重减轻5%可改善脂肪肝,减轻10%甚至可逆转肝纤维化。但必须是有计划有节奏的减重,快速减肥反而加重肝负担。

第二,调整饮食结构。少油、少糖、少精加工,增加膳食纤维。中医讲“五谷为养”,不是拒绝碳水,而是拒绝空热量。

第三,规律运动。最推荐的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每周不少于150分钟。运动比药更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清除肝脏脂肪。

第四,监测肝功能和代谢指标。不等症状出现再就医,每年一次体检,重点关注肝功能、血脂、血糖、B超。

从中医角度看,脂肪肝属“痰湿、瘀阻、肝郁”范畴。治疗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经典方如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对脂肪肝有一定干预作用。但必须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自服。

生活即疗法。三分治,七分养。晚饭不过饱,情绪不过激,睡眠不过迟,是对肝最好的保护。

脂肪肝,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缩影,是城市节奏的副产品,是年轻人健康的第一道裂缝。

它无症状、不显眼、不疼不痒,却有极强的“慢性杀伤力”。它不是老年病,而是现代病,是“25岁开始,50岁爆发”的沉默伏笔。

肝脏没有痛感神经,它从不喊疼。但不喊疼,不代表不出事。

“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不只是个解毒器官,更是全身代谢的枢纽。它的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精力、情绪、代谢乃至寿命。

中国终于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这是国家公共卫生的成就。但新的战场,已然展开。

脂肪肝,才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肝病主战场。

它不靠疫苗,不靠药物,而靠生活方式的自我拯救。

门槛低、患病率高、可逆性强、发展迅速——这是它的特性,也是它的危险。

别等症状来了,才想起肝。

别把体检报告当“例行公事”,它是身体发来的“密电码”。

别把年轻当护身符,肝病从不看身份证。

喜欢这样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健康是一场长跑,不在一日之功,而在日积月累。关注健康,从理解肝开始。

参考文献#优质好文激励计划#:[1]王贵强, 魏来, 李兰娟, 等. 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4年更新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4, 32(4): 241-252.[2]张国俊, 李燕. 我国城市居民脂肪肝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3, 39(10): 1287-1291.[3]刘志红, 赵静.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 30(5): 625-630.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QQ咨询

QQ: